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沙漠化是当前倍受关注的全球性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之一,它是指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称为沙漠化土地。 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由来已久,是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制约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不仅如此,浑善达克沙地也是距京津地区最近的沙地,是京津地区的水源,风源和沙源,因而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的沙漠化也对京津地区构成严重的威胁。关于这一地区沙漠化的科学研究很多,但由于沙漠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于沙漠化的定义,沙漠化的指标和沙漠化的原因还有很多争论。要根治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的沙漠化,就必须澄清沙漠化的概念,建立可行的沙漠化诊断和监测的指标体系,并对沙漠化的现状作出评估,分析沙漠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回顾和探讨了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过程,在分析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开垦等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为历史时期特别是元朝以来,人类对这一地区的植被破坏和大规模的开垦是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2.探讨了应用遥感手段和GIS技术监测沙漠化的可行性,以风沙地貌发育程度和地表植被覆盖度变化为主要标志,建立了沙漠化土地遥感解译的指标体系,建立目视解译的工作流程。 3.以2000年9月份的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得到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2000年研究区的沙漠化土地共有42576.22平方公里,占监测区总面积的22.83﹪。 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近30年的沙漠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研究区沙漠化面积明显扩大;80年代后期到2000年沙地南部(坝上地区)沙漠化有明显的逆转趋势,而北部仍在发展。 5.分析了过去5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的降水、气温、风速、人口、耕地、牲畜数量的变化,指出气候波动不是导致沙漠化发展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过牧、过垦、滥采滥挖等才是沙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 6.通过上述研究,提出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沙漠化治理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长山群岛为例,针对海岛港口的资源条件、区位特点、经济价值,兼顾海岛本身发展的需求,以时空分析为视角、按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运用因子分析、洛仑兹曲线、
论文结合广州市工业经济处于转型期发展的现实背景,将广州市工业用地分成城区内和城区外工业用地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
成都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是,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仍有不足,旅游产品内容单一,缺乏优化创新,产品供
本文对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通过对趋同理论的分析,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以西部地区具备与东部地区相同或者相似的趋同条件为前提。扣除发展的初始经济
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能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本文基
在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旅游规划的编制又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3S”这样的新技术手段能科学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对“3S
土地利用格局研究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课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面,土地利用格局通常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作为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城市区域,是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的重点。在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