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与磨削过程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结构陶瓷相比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是重要的国防装备新材料。由于纤维的增强作用,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类似金属的断裂行为,对裂纹不敏感,是典型的高硬度、强韧性难加工新材料。磨削加工是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导加工方法,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作为增韧相存在的连续纤维对材料去除的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导致磨削效率低下、加工损伤不易控制等问题亟待解决,严重制约国防装备能力的发展。本文以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增韧纤维/陶瓷界面细观力学行为与界面失效机制,建立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通过单颗粒刻划实验与磨削实验研究在磨粒干预条件下连续纤维对复合材料微观裂纹萌生、扩展及材料去除的作用机制,揭示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磨削过程材料去除与新表面创成机理,优化磨削工艺与工艺参数,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加工损伤。论文理论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纤维/基体界面的物理、化学作用,研究了纤维/基体界面本构关系以及界面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制,同时建立了“纤维—界面—基体”的单胞物理分析模型。此外,通过陶瓷基复合材料单胞理论模型的分析,设计并制备了单向C/SiC模型复合材料并以此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机理。上述工作为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测试方面,利用微/纳米力学测试技术,采用纳米压痕仪,开发了单纤维压出实验平台。通过单纤维压出实验,获得了C/SiC复合材料界面力学的两个重要参数:界面脱粘剪切应力(35±5 MPa)和界面摩擦剪切应力(10±1 MPa),并揭示了纤维压出过程中的界面破坏及裂纹传播规律。上述工作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分析及磨削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纳米加工方面,利用微/纳米力学测试技术,采用纳米划入仪,对自行设计的模型复合材料进行刻划试验。通过试验揭示了单颗磨粒作用下的界面失效机制及微观材料去除机理。该研究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磨削机理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磨削机理方面,利用金刚石砂轮,对模型复合材料进行磨削试验。试验揭示了纤维方向、磨削参数(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砂轮转速)对磨削过程中磨削力、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特征的影响规律,探明了C/SiC的磨削加工材料去除机理。该机理的探明对陶瓷基复合材料优化磨削工艺与工艺参数,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加工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完善磨削加工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对提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扩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增强国防装备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浅谈攀比心理的负面影响张笑足在当前中央银行转换职能过程中,职工的思想比较复杂,尤其是渐渐滋长起来的攀比心理已开始影响一些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出现了对本职工作的不满情绪
期刊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突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GIS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并日趋与主流IT技术融合,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为了加速省级种质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化学教学技能课程对培养高素质化学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该课程开设时间短,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设置缺
从2000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布管理办法》发布并实施开始,裁判文书公布一直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工作。2013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报纸
<正> 为振兴中国民族音乐,繁荣中国古筝理论创作,经文化部 批准,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 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01全国古筝新作品演奏交流暨创作理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然而Braak病理学分期表明,嗅球、迷走神经背核、蓝
<正>美国匹兹堡消息,创新的特殊效果颜料将可以为产品设计创意带来非同寻常的表现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来自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ayer-MaterialScience)的特殊效果颜料专家,
<正>王建民是近20年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民族器乐作曲家,这主要源于他自1988年以来陆续推出的一批二胡曲及古筝曲。这些作品,不仅艺术品位高,在国家级的音乐创作
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工程东江廉福地取水口水工整体模型试验 ,从取水河段总体流态方面研究了不同取水口布置的水力特性 ,同时采用小比尺局部水工模型试验 ,克服了大比尺变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