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23日,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广大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资金融通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标着着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355家,总市值15091.98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短期内的高速发展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风险性”的“三高”特征十分明显,相较于主板上市公司而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而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决定了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模式,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绩效水平。因此,系统地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尝试探求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优化股权结构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及经营绩效、促进创业板市场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问题,以截至2013年年底前上市的35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总结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方面分析了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别对国内外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全面回顾,同时系统梳理了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解释了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从理论层面为后文的实证研究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和绩效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的设计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五种研究假设、样本的选取范围和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方式,定义了研究变量并设计了实证模型;第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第六部分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从优化股权结构以提升经营绩效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虽然普遍存在着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但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流通股与经营绩效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经营绩效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但影响不够明显;国有参股公司的经营绩效要好于无国有参股的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还就如何合理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