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厂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康滇地轴会理裂谷带,成矿条件优越,成矿远景广阔。近三十年来,矿区开展了大量的科研与生产性工作,成果相当丰硕。经过多年的资源勘查工作,中厂铜矿区共计探获(332+333)铜矿石量332.03万吨,Cu金属量25973.540吨, Cu平均品位0.78%。本文通过对中厂铜矿区铜矿床各地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特征研究,综合实际野外工作成果得出以下认识: 1、中厂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会理群通安组的地层中,为一套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变质岩,常见小型斜层理,与下伏河口组地层整合接触。 2、矿区位于河口背斜北东翼,由于受断裂破坏,局部地层产状较为紊乱,但从总体上看属于倾向北东-东单斜地层,倾角50~70°。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西南东向构造为主。受断裂活动影响,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在岩层中形成层间破碎带、层间滑动带,为本矿区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矿区属于会理变质地带,以区域变质为主,局部热动力变质。典型的变质矿物组合为:绢云绿泥片岩、石英绢云片岩、石英绿泥绢云片岩、钙质绿泥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属典型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变质时期为晋宁期。 4、区内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会理群通安组,铜矿的主要含矿层为通安组二段、三段,赋矿岩性为碳碳酸盐岩经变质形成的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大理岩和硬质砂岩经变质形成的石英变粒岩。矿体呈层状、似板状产出,矿体倾向29~38~80°,倾角50~77°。区内主要铜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次为辉铜矿,极少量孔雀石、蓝铜矿等氧化矿物,黄铜矿多呈他形粒状集合体、浸染不规则状分布。根据矿体产出部位、矿体形态、产状、赋矿岩石、矿石类型、探矿因素等,中厂铜矿严格受地层层位、岩性、岩相控制,初步确定中厂铜矿床为沉积—改造型矿床。 5、矿区铜矿矿体整体形态为整体南倾,且在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在矿区南东深部也具有成矿的有利条件,存在较大找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