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与分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及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不但与教师实现优质的课堂和优秀的教学成绩息息相关,同时,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内容的分析就异常重要和关键,受到了国内外国家层面和无数教育行业人士的普遍重视。对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材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是在逻辑组织还是内容的选择方面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由于当前我国广大的高中教师面临着业务繁忙和升学压力巨大的问题,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的过程中去分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应内容,去实现更加精致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因此,广大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有必要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或同一版本的新旧教材进行比较。不仅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博采众长”做出相应的参考;也有利于一线教师扩充自己的教学视野和对所教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把握;还能够为教材编写人员后续编写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此,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选择对人教版高中化学2007版与最新的2019版的必修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既研究了两套教材的内容、结构、栏目、插图和习题等,还选择了必修教材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元素化合物”两部分内容为代表,系统研究了两套教材该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教材的使用和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选题的缘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路与主要方法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和界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主要的理论。主要介绍了与本研究有关的重要概念,介绍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及各自内涵。第三部分为两套教材表层结构——知识编排、栏目设置、插图应用、习题选择等方面的分析和阐释。比如通过比较发现,两套教材都选择了将大量的图片穿插在知识中从而使内容更加活泼和有趣,不同的是新版教材对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如与生产生活科技进步相关的插图使用数量更多,而旧教材则更多地选择了与实验现象相关的图片。第四部分为对两套教材深层结构比较。选择“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元素化合物”两部分内容,统计了该内容中导学、活动、特色栏目及习题系统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并进行了比对分析。第五部分为教材修订及使用建议。通过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的内容,对教材今后的改进和修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也结合了当今高中教育教学的现状,对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和如何使用新教材的建议。第六部分为对两套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今后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需要重点改进和提升的方向。通过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的仔细比对和研究,发现两套教材在相似中体现了差异性。从内容选择来看,整体变化不大,但是新教材对内容的编排顺序作了调整。从每章的导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不仅重视内容的介绍,还强调学法指导。从教材栏目设置来看,两套教材差异较大,新教材增加了大量贴合时代发展、符合高中生认知、方便教师授课的栏目。从插图选择来看,二者都安排了大量图片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是新教材的图片侧重于现代科技生产的进步,旧教材更注重实验现象的展示。从课后习题的选择来看,新教材的题目少而精,但是旧教材的题目则比较关注学生的课外实践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从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来看,二者都较好地在各个版块渗透了核心素养,只是体现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差异。总之,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考虑周密的细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教材的可读性更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了高中生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广大教师如果能够认真比对分析,科学合理地使用新教材,应该能够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