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对异氟烷预处理对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进行临床观察。2.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异氟烷预处理对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寻找可能参与异氟烷预处理早期相心肌保护作用的蛋白质。3.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某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进一步确定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在异氟烷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实验分三部分:(1)择期心肺转流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异氟烷预处理组(异氟烷组,n=15)。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吸入1.1%-1.2%(呼气末浓度)异氟烷30 min,洗脱15 min。对照组不吸入异氟烷,其余用药2组无区别。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烷前(T0)、主动脉开放30min (T1)、关胸后(T2)、主动脉开放6h(T3)、12h(T4)和24h(T5)测量和记录肺动脉导管数据;分别于T0、T1、T3、T4和T5取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上腔静脉插管时)和主动脉开放后(上腔静脉退管时)取部分右心耳组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与细胞的结构变化。(2)用双向凝胶电泳法分离异氟烷组和对照组体外循环后心肌组织蛋白质,经图像分析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3)根据第二部分结果,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中某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研究结果:1.异氟烷组和对照组MABP在Tl-T4时和T0比较降低,PAOP在T2-T5时降低,SVR在Tl-T5时降低,SV、SI在Tl-T5时升高,CO、CI和LVSWI在T1-T5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异氟烷组PAOP在T5时和对照组比较降低,SV和SI在T4-T5时升高,CO, CI和LVSWI在T3-T5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异氟烷组和对照组cTnI、CKMB基础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别,异氟烷组T3后cTnI低于对照组,T1后CKMB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与电镜结果显示异氟烷组心肌细胞损伤轻于对照组。2.蛋白质组学结果:2-DE图像显示对照组有417±15个蛋白点,异氟烷组有454±19个蛋白点。经凝胶图像分析找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0个,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6个蛋白质。其中,在异氟烷组有6个蛋白质表达上调,3个蛋白质表达下调,有1个新合成的蛋白质,但异氟烷组有10个蛋白质未能得到匹配。这些蛋白质包括细胞骨架蛋白(α-肌动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结蛋白、波形蛋白)、代谢相关蛋白(醛糖还原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线粒体ATP酶)、转录相关蛋白(普通转录因子ⅢC、转录因子AP2、锌指蛋白771)、离子通道蛋白(瞬时型阳离子感受器通道)等。3.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其中a-肌动蛋白(200号)、α-肌球蛋白重链(277号)、波形蛋白(221号)、线粒体ATP酶(47号)进行验证,发现上述四种蛋白质的表达在异氟烷预处理组明显上调。研究结论:1.异氟烷预处理后人心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发生变化,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通过减少细胞骨架破坏、改善能量代谢等发挥异氟烷预处理早期相的心肌保护作用。这是首次发现异氟烷预处理早期相保护作用与α-肌动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结蛋白、波形蛋白、醛糖还原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线粒体ATP酶、普通转录因子ⅢC、转录因子AP2、锌指蛋白771、瞬时型阳离子感受器通道有关。2.结合Western Blot检测,确定异氟烷预处理早期相通过a-肌动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波形蛋白和线粒体ATP酶参与对人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复温对库血有形成分和血液生化的影响,为临床大剂量输入复温库血提供安全有效的理论根据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份库存红细胞悬液,将每份血样分为对照组(4℃)和复温组
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以及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堵塞作用,对我国天然气脱水创新技术——膜法脱水的原理与工艺过程进行了全面论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优质工程可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费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质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成就非常显著,电力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它的运行好坏会对经济以及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电力如此重要的意义
核诱导凋亡因子1(nuclear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1, NAIF1)是一个新发现的核诱导凋亡蛋白,之前的研究表明其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过表达时能诱导凋亡
本文研究和开发了高强度热轧防弹钢板B900FD,设计了合金的化学成分,探讨了不同卷取温度对防弹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防弹钢板进行了枪击试验,同时对枪击后着弹点的变形特性和
文中论述了用网安全的策略,网络安全技术中的操作系统安全、病毒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网络应用安全、防火墙安全。本文就进行初步探讨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及其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