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合型教学楼指的是建筑围绕中心环境庭院进行布局,内部流线一般能形成闭合环路的教学楼,它是一种典型的教学建筑布局形式,在高校教学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按照我们的调研,在南京地区高校中,围合型教学楼占到总体教学楼数量的约30%)。之所以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这类教学楼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在用地指标上,它可以有效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空间特征上,它可以形成环境宜人的内向庭院,为师生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在物理性能上,它有利于采光通风性能的提升,可以在庭院处形成相对稳定的室外微气候,保障了庭院中公共活动的舒适度。近几十年来,高校教学建筑在绿色设计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之下针对教学建筑的形体设计与庭院风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深入研究本文从庭院空间的风环境质量提升的角度出发,从形体优化的角度研究南京地区围合型教学建筑的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理清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对原理进行分类,将建筑自然通风分为热压通风、风压通风、伯努利效应和蓄热/冷腔体四种,并寻找运用该原理的典型教学建筑案例;其次,实地调研南京地区的围合型教学建筑并建模,再对每栋教学建筑进行庭院风环境软件模拟并发现问题,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对理想的形体形成初步预测,发现庭院的通风能力与庭院的尺度与围合方式这两个指标密切相关,在一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下,找到适宜的形体形式,是保障庭院通风效果的关键;最后,论文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分析各工况下的庭院风环境数据,从开口大小、开口方向、开口高度、两个开口和综合形体五个方面对形体进行优化,最终分别给出开口设计与综合形体设计的优化方案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