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呈现稳定、迅速、持续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均快速增长,人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小康的跨越。与此同时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正确看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带来的经济绩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则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有效的调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经济绩效。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采用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描述了1978-2009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上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不平等,但是地区间差距不大。运用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不平等主要在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对收入差距贡献较小。第二部分通过收敛性检验,在1978-2009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发展不存在σ-收敛,但其在1994-1999年、2000-2002年和2007-2009年,出现了σ-收敛;同时也判断浙江11个地级市发展过程中不存在β-收敛,城镇居民收入也不存在β-收敛,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β-收敛;总体上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较高收入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呈现了较高的分散,存在“马太效应”。第三部分,通过建立联立方程,从投资程度和教育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济绩效,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对投资程度和教育程度的即期影响为波动形式,而累积影响为负,对经济发展的即期和累积影响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