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在其后期提出来的,并且以1964年《单向度的人》的发表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他提出"爱欲"理论,后一个阶段则逐渐转向提倡培育"新感性",并最终投身于"审美"和"艺术".本论文以"从爱欲到新感性的发展"为主线对马尔库塞后期美学思想的发展流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这一发展的原因和过程的分析,梳理了马尔库塞后期美学思想的渊源,展现了马尔库塞后期美学思想的面貌.全文共分三章,八节,三万余字.第一章,从"爱欲"到"新感性"发展的动因,主要分析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现实背景中马尔库塞自身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发展变化.第二章,从"爱欲"到"新感性"发展的过程,主要研究"爱欲"理论和"新感性"理论的提出过程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思想发展背景中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主要研究在"从爱欲到新感性"这一理论发展影响下的马尔库塞的"审美观"和"艺术观"的演变.结语部分认为,"爱欲"理论是贯穿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始终的理论根基,"新感性"则处在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中心地位.作为一个概念,"新感性"是连接"爱欲"和"艺术"的桥梁;作为一种理论,"新感性"是连接马尔库塞"批判的社会理论"和"批判的文化艺术理论"的桥梁."爱欲"理论和"新感性"理论使马尔库塞颇具开创性地将人的本能欲望与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了一起,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视角;并且也将人的本能欲望与艺术的社会功能联系在了一起,提出了不同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特色鲜明的艺术革命理论.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