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桥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2666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胸腺瘤是成人前上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发病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胸腺作为特殊的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化。胸腺瘤细胞经常在病理形态学上表现为良性形态,而在临床生长上又出现恶性的侵袭行为。病理科医生往往很难简单地从“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上划一条明确的病理组织学界线。为了更准确地做出病理诊断,常需要借助特殊肿瘤标记物染色的表达情况作为诊断的鉴别依据。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含有钙结合域、凝血酶裂解位点等28个功能结合区的生物学功能复杂的带负电的非胶原性骨基质糖基化的磷酸蛋白,参与了炎症、肿瘤的生长发生和发展、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行为。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OPN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从而研讨OPN在胸腺瘤的临床诊断意义和对病人预后的判断与指导。  方法:  1临床资料  收集并分析赣南医学院一附院和赣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6至2013年12月胸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的完整病例资料60例。男病患37例、女病患23例;病人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0.2岁。病例当选标准为术前已经通过高分辨率螺旋CT胸部检查诊断为前上纵隔肿瘤,且均未进行过临床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生物疗法)才可以入选。病例资料按术后Masaoka分期标准进行统计分析:有I期病例35例、Ⅱ期病例14例、Ⅲ期病例8例、Ⅳ期病例3例(各期病例均包含)。根据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2004年正式的胸腺瘤WHO组织分型标准)本组病例中:有A型14例、AB型23例、B型21例及C型2例。另外同期通过自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手术等取得18例正常胸腺组织定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有10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7岁。  2试剂和方法  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在包埋框内包埋。切成2张连续切片(4um厚),1张用来做免疫组化染色,用1张来做HE染色复核诊断。使用SP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梯度二甲苯溶液和梯度乙醇溶液脱蜡和水化后,用3%的H2O2溶液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室温反应10min);然后枸橼酸缓冲液在微波炉加热15 min修复抗原,自然冷却后滴加非免疫性山羊血清封闭液在37℃室温下充分反应20min以阻断切片中组织的非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按1:100的比例稀释OPN兔抗人单克隆抗体(一抗)后滴加OPN鼠抗人单抗抗体,在4℃保湿条件下让切片充分反应过夜;配置好的磷酸盐缓冲液即PBS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均匀清洗切片2min/次×3次;滴加生物素化的羊抗兔IgG二抗,37℃室温下孵育反应20min;PBS液再次洗涤切片5min/次×4次;再依次滴加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液、二氨基苯胺DAB显色液,用显微镜观察控制1-2 min二氨基苯胺DAB显色液的显色反应时间;使用苏木素液复染,然后脱水梯度乙醇溶液脱水,二甲苯透明,最后封片用中性树胶。HE染色按常规进行。使用的全部生物试剂盒都是从武汉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  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和判断方法  采用副主任及以上医师2名(病理科),通过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和免疫反应强度(必要时观察HE染色切片作对照)。当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出现棕黄色沉积视作阳性反应,病理报告结果采取双盲法。另每张玻片在40×10倍视野下选取5个视野测定各自的总灰度值及扫描面积,在病理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含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利用医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HMIAS-2000高清晰度)免疫组化测量程序测定所有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切片中免疫反应阳性单位值及阳性颗粒平匀灰度(分别计算阳性细胞的扫描面积及总灰度参数但以平均灰度表示)。  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算其基本统计量,对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与组的对比采用One-Way ANOVA分析,两两之间对比采用LSD法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认为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显示病理切片中胸腺瘤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中和细胞膜上有较高密度的OPN表达(胞膜和/或细胞浆出现棕黄色沉积),在肿瘤周围基质、炎症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有少量弥散的OPN表达,在正常胸腺组织中不表达或较少表达。OPN在胸腺瘤组中的阳性颗粒的平匀灰度和阳性单位值统计学上明显高于正常胸腺组织组(P<0.05);OPN在胸腺瘤Masaoka分期各组间阳性颗粒的平均灰度和阳性单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在胸腺瘤WHO分型各组间的阳性颗粒平均灰度和阳性单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OPN在胸腺瘤的形成、浸润和转移中起密切相关的作用,影响了胸腺瘤的形成、可能与胸腺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转移有关。  2. OPN有助于胸腺瘤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判断其形成、恶性程度、侵袭性。  3. OPN表达为胸腺瘤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西部对外传播的核心是以对外宣传为主导的广泛传播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塑型战略。构建中国西部对外传播影响力模式的关键依然是价值构建。中国西部对外传播策略研究的效应,取决于对各类具有传播力并且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主体价值的传播符号的挖掘。  关键词:符号表征 价值构建 主导地位    传播的本体在于实现信息量的移位,其方式可能任意于自然流动,可能被一种范式在量差的作用下有意志地导入,从而得到人们精神
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已经上升至第3位,死亡率第4位,每年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8%。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从1
目的:  1.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能否在体外培养出血管样组织,以及两种干细胞联合应用是否优于单种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单支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  方法:随机收集120例单支冠状动脉狭窄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第一部分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筛选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1和M2亚型的表达基因:M1高表达双调蛋白  目的:筛选并确认M1和M2型巨噬细胞表达差异较大的目的基因。  方法:提取C57BL/6J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对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86例患者,房颤组44例,其中男性32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MCA-BHI),探究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关系。  方法:  本次探究实
目的:使用微创和传统方法对心脏瓣膜进行置换后,炎症因子的对比分析研究。  方法: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年龄30-65岁的常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各20例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