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迫切要求我国开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反思和调整过去那种过度“虚拟化”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由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政府文件和有关会议中都不断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和迫切性。在2011年3月的全国“两会”中,中央领导人充分肯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并鼓励海西大胆地“先试先行”,海西应把握这个机遇,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本文通过将复杂性理论应用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中,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性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子系统和其他不确定因素而使得经济结构在自身深化过程中呈现出的动态行为和整体特性。其复杂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组织性、非线性、耦合协同性、开放性和多层次性。本文认为投资消费结构在各子结构中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的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运行过程经常表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和最终主体是“人”,各主体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就需要从经济结构的组成要素关系和主体利益两个方向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在经济结构调整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经验,选取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能源结构、城乡结构、知识技术结构、投资消费结构等六大类一级指标,共24个二级指标,建立了海西经济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为例,分析了福建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用SPSS对福建的投资消费结构与其他各子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验证前文现状分析的可靠性。再次,应用博弈论中利益博弈的有关理论,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利益博弈,并得出理想状态下,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和完成中央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博弈均衡。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本文针对博弈均衡和六大一级评价指标的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结构调整导向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构建海西利益一体化城市联盟、加强闽台产业对接促进海西结构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海西投资的“软、硬”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