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历史小说叙事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梅森是当代知名的作家,他阅历丰富,步入文坛以来一直在小说创作的领域深耕,有中、长篇小说三十余部。创作初期的周梅森着迷历史,结合青年时期自身经历创作了一批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周梅森的历史小说在叙事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本文以叙事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小说文本,探讨周梅森历史小说内部所共有的叙事形式。视角变换与时空安排构成了周梅森历史小说的讲述范式。在周梅森的历史小说中,人物与叙述者两种视角共生,并且视角间的切换相对灵活。一方面,视角在人物视角与叙述者视角间来回切换,另一方面,由于视域扩大,视角也随之产生变化,形成多级视角。作者频繁使用闪回与预叙的写法,使得小说中逆时序成为常态。周梅森还擅长以空间辅助叙事,形成了废墟、封闭空间与街道三种典型的空间意象。故事生成上,周梅森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干预属性,突出体现在叙述者在文本中对于人物、事件的评论以及哲理性的议论上。小说往往围绕灾难性事件与斗争性典型情节展开,部分篇章还体现出作家创作时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在话语层面,周梅森的历史小说则是依靠大量历史信息的注入赋予小说真实性与厚重感,小说语言兼具讽刺、幽默与乡土的特点。另外,周梅森历史小说中大篇幅的拼贴也成为小说叙事形式的重要特征,作家在小说中插入诗词曲赋,公告启事等文本,并赋予其起承转合的功能,使小说更符合历史真实。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凸显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精神标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突出优势。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受到来自国内外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且在自身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和教育实效性不足等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如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源源不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逐步走入大众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技术涉足领域范围极广,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然而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也给现行著作权法带来了一定冲击,当前我国学界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律属性、法律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明确回应。面对新挑战,规避问题不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相关问题,以便给予人工智能生成物最
中国写意人物画是区别于工整细腻的特殊存在方式,重神韵和笔墨的情趣,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与情感的表达,其概括、归纳以及简练多变的表现与装饰性的形式语言存在一定的联系,装饰性相较于其他表现手法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实践性。装饰性形式语言为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下写意人物画立足传统,融贯东西,汲取精华,不论在绘画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还是在材料的运用、新技法的探索等方面
根据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显示,符合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比例仅为8.47%,由此可见科学传播的必要性。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体系和模式开始发生嬗变,但政府依然是科学传播的主导者,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此同时,以果壳为代表的民间科普组织也进入发展的高潮阶段。本文选取政府科普微博代表科普中国和民间科普微博代表果壳,通过对两者微博的媒介呈现和传播效果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
近年来,美术界对当代艺术家的研究越演愈热,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的成功案例成为美术界和教育界反复探究的焦点。众所周知,方力钧等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在1980年代接受的高等美术教育。但他们的创作理念、审美追求,与当年正统的美术教育观念大相庭径的。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成才之路看1980年代中国美术教育之得失?对其深入剖析,于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推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一定的学术价值。第一章,“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对个体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从事知识劳动的知识型员工来说,挖掘、利用多样性知识,增加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数量和质量的能力构成了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对其创新绩效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影响知识型员工获取知识的因素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发现,人际沟通的学习效率是阅读的十几倍,个体更倾向于从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文件资料中获取知识,人
在企业推动管理模式转变、促进组织结构优化过程中,激发员工主动性、发挥员工主动精神、促进员工自发行动对提升企业效率至关重要。上下级互信的组织环境为员工构建起安全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推动员工工作态度、工作动机、工作行为的转变。如何凭借信任关系、借助员工对上级信任的感知来降低其人际风险评估,引导员工自发承担角色外行为,成为现实中亟待破解的问题。探索感知信任对员工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逐渐成为信任研究的重
民初以来,地方割据,重建中央集权举步维艰。有门罗主义者不再对通过军事手段重建统一报以希望,而是倡导各地实行省宪自治,最后实现联省建国。湖南是这一主张的最先践行者,并在1922年元旦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省宪法——《湖南省宪法》,从而走上了探索省宪自治的历程。根据《湖南省宪法》的权力架构,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模式,三权相互平衡制约,共同参与省宪自治。在这三权中,省议会又占据突出地位,省议会不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