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螺旋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纤维是由大量碳纳米管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宏观体结构,具有轻质、柔性、高强度、导电、导热、可编织等特点,在多功能纤维、功能复合材料、传感、能源材料及柔性可穿戴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规的碳纳米管纤维采用直接生长、液态纺丝、气凝胶纺丝、阵列抽丝等方法合成,一般为直丝形态。该结构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碳纳米管易互相滑脱造成不可逆的塑性变形,使得纤维不能弹性回复。此外,直纤维断裂应变也比较低(<10%),限制了其作为传感器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可控的纺丝方法,对纤维结构进行调控,首次制备了含有密排微观螺旋结构、长程有序的单壁碳纳米管纤维,发现其具有超大应变拉伸、弹性回复等独特性能。基于这种螺旋纤维,制备了应变传感器、旋转致动器和人造肌肉等器件,以及可任意变形、抗疲劳的全固态纤维型超级电容器。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螺旋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自组装结构,具有常规直纤维难以获得的力学特性,且在力学、电学、能源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直接合成的大面积单壁碳纳米管薄膜,采用传统的纺丝方法,通过过扭制备了碳纳米管螺旋纤维。纤维上的螺旋均匀密排,数量和螺距可控。通过控制过扭度,获得了单螺旋、双螺旋以及复杂螺旋等一系列结构。测试了力学性能并研究了形变机制,在拉伸应力下螺旋互相分开,并被拉直,从而产生大的应变。发现单螺旋的拉伸应变可达285%,在一定应变范围内能够弹性回复,且电阻随应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发现双螺旋具有两次断裂的特性,其中的两根单螺旋总是一前一后断裂,且断裂应变相差较大;发现复杂螺旋在拉伸的过程中其螺旋解开和回复的位置不变,且过程可逆。  探索了螺旋纤维在传感器和致动器方面的应用。利用复杂螺旋中储存的大量扭转,制备了超大应变传感器,在500%的应变范围内电阻呈规律变化。同时,利用重物的拉力解开复杂螺旋,释放扭转,使得碳纳米管螺旋纤维能够带动自身重量30000倍的重物高速旋转,并重复使用。将相变材料石蜡灌注到纤维的孔隙内,制备了碳纳米管-石蜡复合螺旋纤维,能够像人造肌肉一样在电致驱动下实现收缩、形状改变、缠绕等各种动作。其中,施加较小的电压(1-2 V),处于拉伸状态的复合螺旋纤维能够产生大应变(90%)的轴向收缩,远高于基于碳纳米管直纤维的人造肌肉所产生的收缩应变。  利用碳纳米管螺旋纤维作为柔性可拉伸电极,制备了全固态、不依赖任何基底材料的纤维型超级电容器,可在150%的拉伸应变下正常工作,远高于其它依附在有机物基底上的碳纳米管薄膜或纤维超级电容器的拉伸范围。在碳纳米管表面负载赝电容材料聚吡咯,将电极的比电容提升了近4倍。螺旋纤维超级电容器还可以任意变形,而性能稳定。此外,首次测试了该螺旋纤维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电容行为,在高速形变(拉伸频率为10 Hz)、10000次循环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比电容。测试了恒流充放电特性及电化学阻抗,分析了相关机制。基于碳纳米管螺旋纤维的超级电容器具有大应变拉伸、可任意变形、抗疲劳等特性,是一种高性能的柔性储能器件。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原理赝势方法的CASTEP软件构建并优化α-Ti、β- Ti、α-Ti(H)和β-Ti(H)晶体模型,计算晶体的结合能、电子结构和弹性模量,研究氢对钛晶体能量、电子结构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它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教师应从低段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中德育问题所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负折射率作为一种奇特的电磁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其潜在应用,如光学隐身、超透镜及完美成像等,更是激发了对负折射率超材料的研究。为更好的将负折射率超材料应用于实
金属半固态成形工艺(SSM)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自诞生之日起,历经30余年的改进和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金属成形工艺.研究了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制备
建筑工程管理复杂性较高,通过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应用,有利于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成效.文章主要对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行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监督、
语文是一门最能传达思想情感的科目,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就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树立立德树人意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