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对位是对位法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在学习对位法时,复对位也是较难理解的内容之一。历史上对位与和声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和声学源于对位的实践,反过来和声学又影响着对位法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并逐渐将对位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于是出现了巴洛克复调音乐的顶峰时代。而在近代以来,对位与和声是分开来研究的,由之产生的结果是,二者被对立起来理解,因而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与学习上的困难。基于上述事实,本文首先将和声学与对位法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将对位分为三种形态。每种对位分别对应各自的和声观念,依次为:音程对位——音程和声;调式对位——调式和声;调性对位——调性和声。其中对音程对位的分类是本文提出的对对位法分类的新观点;并通过论证揭示和声思维指导对位写作的必然性。 然后,从和声节奏、和声序进的角度入手论述复对位的写作。先依据对位织体中旋律之间结合时形成和弦的规律,设计了一系列相配套的和弦复对位变化表以及相关的符合系统;再将谱例中和声序进在复对位前后的变化形式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比较,揭示出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规律。本文对复对位前后和声序进变化规律的论述是作为一种新的复对位写作理论而提出的,即以和声序进的变化规律来控制复对位前后的各项变量如音级、音程、调式调性等的运用,简而言之,就是以和声思维来构思复对位的写作。
其他文献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共空间的人文与艺术性。公
现如今,我国对于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样,对该项民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方面,目前也已经得到了重视,已经颁发多种相关的条款规定,从而
当下水利水电工程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只有
农村水利工程相比于城市水利工程,虽然建设规模较小,但是功能性却较为齐全,不仅为广大农民的正常生活提供用水服务,同时,肩负着抗旱防洪的艰巨使命,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
水利工程是保障民生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而导流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导流施工项目的 施工质量.本文在
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伴随着中国近代文明的开端而产生,至今已在中国存在了近一个世纪.本文首先对这一历史图景进行了梳理和再认.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基础教育的改革给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