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欺诈是世界保险行业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与业务拓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着手反欺诈方面的研究与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保险欺诈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保险行业内部竞争比较激烈,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国内保险公司过于注重业绩的增长放松了对保险欺诈的防范,加剧了我国保险市场中的欺诈程度。2009年我国保监会共查处虚假赔案近2万件,涉案金额达5亿多元。考虑到我国在反欺诈工作方面的不足,这也只是我国保险欺诈现象和损失中的一部分,而且这种现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保险基础知识和相关经济学理论,对保险市场上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最大诚信原则对于保险行业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列举典型欺诈案例,结合笔者在保险行业的实习经历,对保险欺诈的几种常见手段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识别建议,根据现实情况得出保险欺诈的主要趋势------合谋欺诈现象。在考虑到欺诈行为中,保险公司和欺诈方的非货币性收益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保险公司、投保方、第三方,三方博弈模型对合谋欺诈现象进行博弈分析。对所得结论在应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保险公司查处欺诈案件时,在拥有高成功检查概率的同时往往需要高成本付出等情况,提出解决与改进建议。并且根据笔者在理赔岗位的实习了解,从收入待遇问题与奖罚机制入手,解释了合谋欺诈第三方中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参与欺诈的原因,指出通过提高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收入,加大对理赔人员的奖罚张力,使其产生“杠杆效应”,将有助于减小理赔人员参与合谋欺诈的可能。然后对博弈模型进行了动态扩展,重点分析了保险公司在后续打官司阶段的选择,指出了保险公司放弃法律追偿的原因以及危害。最后通过介绍国外反保险欺诈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同时对比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进展的现状与不足,指出我国目前在反欺诈工作中所需借鉴的地方。其中根据现实情况,为我国保险反欺诈体系的构建及后续工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