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血管图像分割与识别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分割与识别技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辅助医务人员快速地确定血管类型、形状等参数,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实现血管分割与识别的基础是依赖于医学成像设备的血管图像的获取,与当前成像设备相比较而言,超声成像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本论文选择超声血管图像为实验对象。基于血管分割与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超声成像技术的优势,本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与种子区域生长(Seeded Region Growing,SRG)的组合和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两种方法的超声血管图像分割与识别软件,并针对软件的基础功能模块和涉及的算法模型展开研究,为获取血管相关参数奠定了基础。首先,根据第三方提供的MicrUs EXT-1H超声模块,结合需求分析说明,本论文基于SSD与SRG的组合和FCN两种方法提出超声血管图像分割与识别软件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软件的基础功能模块和算法模型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因血管图像处理的前提是图像的获取,基于这一需求,使用MFC创建对话框程序,并通过编码实现超声图像的显示、状态调整、参数调整等基础功能模块的设计,从而完成血管图像采集的目标。再次,基于caffe框架,对官方提供的SSD_Mobile Net模型和FCN-8s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并采用SRG算法针对SSD_Mobile Net模型处理后的结果作进一步分割处理。然后,通过100幅超声血管图像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和FPS(Frames Per Second)的计算值对SSD_Mobile Net检测效果进行评价,并随机选择特征不同的50幅超声血管图像、采用差异实验法对FCN-8s和SRG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OpenCV开发环境下,将SSD_Mobile Net模型和FCN-8s模型从Ubuntu系统跨平台移植到Windows系统上,从而完成算法模型与软件基础功能模块的融合,以此实现血管分割与识别软件的设计;并根据软件测试原则,编写测试用例,完成对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分割识别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设计的软件功能正常,现实可用。其中,SSD_Mobile Net模型检测识别准确率高达83.7957,检测速度为25.2262FPS、可达到实时性的目标;FCN-8s模型的分割精度远高于SRG算法的精度,因此选择SSD_Mobile Net作为血管检测识别算法,FCN-8s作为血管分割识别算法,并在软件中对二者进行结合,能够更好地辅助医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算法功能。
其他文献
机器人技术自从被发明以来就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现代工业制造体系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与无人流水生产线的应用越加广泛。可以预见,21世纪的制造业
弦支穹顶结构为目前新兴的空间结构体系。本文建立了120 m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模型,分析其自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以荷载状况、矢跨比、拉索预应力以及支座约束为控制因素
甲胺类产品(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工艺主要是以液氨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作用下,通过加压精馏分离得到。在大量生产甲胺类产品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
分别对用于吹塑膜和流延膜的2种进口茂金属聚乙烯(roPE)的熔体拉伸行为、动态流变行为和熔体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其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关系,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房扑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28例口服胺碘酮,疗程8周,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期
在绝热条件下通过活化阴离子共聚制备十二内酰胺改性浇铸尼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改性浇铸尼龙材料拉伸屈服后能够产生很大的塑性形变,不会发生脆性破坏.与未
本文通过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OECD数据库数据分别测算出我国粮食产量和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值、消费者和纳税人承担的成本以及福利转移的损失部分,以实证2004年以来以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