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13年初夏(5月和6月)降水量和1961-2013年NCEP/NCAR的逐日和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热源的分布和变化。用EOF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季大气热源和初夏云南降水的特征;用SVD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冬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异常与云南初夏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在冬季主要为热汇,高原西部在2月首先由热汇转变为热源,而东部要晚一个月。春季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热源控制。冬春季大气热源EOF第一模态呈西南-东北与东西两侧反位相变化的倾斜波列型,时间系数序列以年代际变化为主。(2)云南初夏降水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分布,5月降水量有上升的趋势,6月降水量则为下降趋势。5月和6月降水的时空变化并不同步,所挑出的正负异常年也不相同。(3)云南5月雨量与同期青藏高原主体大气热源东南和西北呈负相关,中部正相关,相关最好的区域是青藏高原中西部。云南5月降水与前期各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从高原西北到东部为‘+-+’的相关分布,在时间上有持续的一致性。合成分析与SVD第一模态分布一致。(4)6月云南雨量正负异常年与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关系不大。正异常年时,春季各月及春季的大气热源在青藏高原西北部有一异常的负距平信号,负异常年则为高原中部负距平,高原东部正距平分布。(5)冬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异常确实跟云南5月降水有关系,可以作为一个预报因子,但对云南6月降水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