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交易成本与家族企业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和发展着。家族企业制度不仅在家族价值观浓厚的泛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即使是在崇尚个人理性、社会信息传递渠道通畅、市场相对规范的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里,家族经营和家族控制的企业仍然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重要力量的私营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为家族企业,它们对中国的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家族企业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了研究。家族企业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在分析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角度的基础之上,本文选择对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将信任纳入到这一研究范围,并利用交易成本的理论框架对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探讨。本文将社会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来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将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的信任问题纳入到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家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理模式和信任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家族企业的创业期和发展期,即古典、准古典阶段,家族企业一般进行家族化治理以降低交易成本,此时家族信任和泛家族信任在家族化治理阶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家族企业步入成熟期,进入到现代企业发展阶段,家族成员的知识禀赋己满足不了家族企业的需求,为了获得专业化知识与技能,家族企业开始进入到专业化治理阶段,主要依靠以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信任进行治理。专业化治理使家族企业获得了分工效益,但是也牺牲了家族化治理阶段所节约的交易成本。因此,家族企业的专业化治理程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均衡点,使企业可以获得效率和成本双方面的优势。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传统的连结人际交往的泛家族信任规则受到极大破坏,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信任还远未建立健全,因此家族企业的专业化治理可以采取家族成员专业化的路径,以获得管理专业化的效益,同时又可节约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
其他文献
学位
当“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时,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不仅包括人民币升值2%,而且推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本文对基于VAR模型的FDI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各国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建立实证分析的框架,并根据此框架,按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