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方案开始实施,实施三年多来,基本药物生产企业中标后不生产、基本药物质量得不到保证、医疗机构不按规定使用等问题屡见不鲜,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程和效果。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研究历史较短,研究集中在如何解决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对于从系统和整体角度探寻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缺少。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借鉴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基础,特别是运用博弈论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规律进行探索,有助于发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有利于抑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反向行为,调动其配合制度实施的积极性,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开展的良性运转,有利于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本研究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结构方程模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的构成、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和实施绩效相关性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解决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借鉴。本研究认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是影响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关键。利用公共产品理论、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分析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本文重点分析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和使用环节的博弈行为。基于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和招标采购过程中政府和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博弈行为,得出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有效的关键点在于:降低制药企业生产不合格药品的违规收益;提高政府对违规企业的罚款金额;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对生产合格药品的制药企业给予合理的奖励;增加政府不监管的失责损失。招标采购对独家品种指导价格的制定需要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避免价格虚高;政府支持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中标企业正常利益,有利于保证企业合规行为和供应能力;科学合理的招标价格,保证企业的合理利益,可降低企业违规的概率;有一定力度的增加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惩罚和政府不监管行为带来的声誉损失,降低政府监管行为的成本,可以有效抑制或降低基本药物投标企业违规行为;提高监管成功率可以降低企业违规行为概率,通过提高基本药物招标过程的规范化、集中化程度,做到合理使用监管资源,提高政府监管的成功率。在基本药物使用环节,本研究基于监察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监管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单一阶段博弈行为表明公立医疗机构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的概率和监督成本成反比,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沉没成本、公立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惩罚金额成正比。公立医疗机构对监管部门监督行为的信念修正即多阶段博弈行为分析表明政府监管行为的持续性可减少公立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行为表明公立医院接受政府委托的使用基本药物的要求首先需要政府给公立医院一份固定收入,即合理补偿,若要公立医院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能超出规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政府需要给其一定比例的奖励,包括经济奖励和非经济奖励。本文基于演化博弈分析医生与慢性病患者的博弈行为表明慢性病患者向政府监管部门反映医生不按要求使用基本药物的概率和医生不使用基本药物获得的额外收益及被监管部门查处后的罚款有关。医生的额外收益越大,患者反映的概率越大。提出通过提高患者对基本药物使用的决策权力和效用认知、科学制定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价格的医保政策、增加患者使用基本药物的经济收益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监督作用;应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给予合理的奖励。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包含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的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运行机制。基于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四大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分析,本文认为,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运行机制应包括提高相关主体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保证相关管理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制约机制,为制度运行提供物质和精神基础的保障机制,对三个机制包括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其作用机理。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构建的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得出所构建运行机制和实施绩效有显著性正相关性,从实践的角度验证了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的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