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脏科住院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现状单中心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规范化指南,但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院外发病收住心脏科的STEMI患者,对于非心脏科住院患者发生STEMI的诊疗情况与临床预后研究甚少,本文回顾性观察了非心脏科住院患者发生STEMI的临床诊疗情况,为探索这部分患者的规范化救治管理路径奠定基础。  方法:  选取2005年01月至2014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非心脏科住院期间发生STEMI的例患者(观察组),随机抽取相同时间段内40例由急、门诊确诊为STEMI并直接入院心脏科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观察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CVA/TIA(P=0.025)、既往已知CAD(P=0.021)的比例更高,入院前口服阿司匹林(P=0.04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P=0.029)、β受体阻滞剂(P=0.050)、他汀类(P=0.002)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比例更高;(2)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电图(ECG)获取时间分别为(64.2[42.3,86.0]minvs7.7[6.6,8.7]min,P<0.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从获取ECG至转移至心导管室时间分别为(120.4[79.4,161.5]minvs55.5[40.2,70.8]min,P<0.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率分别为(55% vs95%,P<0.001);(3)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期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37.5% vs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心电图获取时间延长(OR:1.332,95%CI[1.009,1.757],P=0.043)及未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OR:0.109,95% CI[0.053,0.797],P=0.012)、PCI治疗(OR:0.154,95%CI[0.020,0.913],P=0.007)为非心脏科住院患者发生 STEMI后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非心脏科室住院患者发生STEMI后心源性死亡率较高,行PCI治疗率相对较低,患者年龄较大,多存在合并症;ECG获取时间、CAG检查率及 PCI治疗率为住院STEMI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对人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G、IgM抗体进行测定,从而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
论述了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在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中的重要作用 ,给出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基于小波变换 ,运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目前该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