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粮食净进口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新常态。粮食进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造成重大冲击,而粮食收购价格偏低,国内粮价远低于国际市场,政策性直补无法冲抵生产成本的上涨,亦导致农民收入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利用国际市场平衡国内市场有助于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降低各级财政成本。因此,探讨粮食贸易开放与主产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稻米这四个粮食品种为代表,进一步研究粮食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其中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的贸易开放度进行测度。第二,探讨以上粮食四大品种的贸易开放度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关系。第三,为凸显本文的代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探讨大豆、玉米贸易开放度对其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首先,本文采用由某品种外贸依存度与其所占该品种世界贸易份额两者构成的指标对小麦、玉米、大豆、稻米贸易开放度进行测算。其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贸易开放度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关系,采用2002-2013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品种地实证分析粮食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再次,本文采用2002-2013年间我国高油大豆产区4个省份和玉米产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和实证结果,从粮食贸易、农村资本投入和农业科技水平等角度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根据全文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作为粮食的净进口国,我国粮食四大品种的贸易开放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其中,大豆贸易开放度被低估的程度较大,其他三个品种被低估的程度较小。第二,贸易开放度、农村人均物质资本、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就贸易开放度而言,大豆贸易开放度对农民收入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他三个品种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三,大豆、玉米贸易开放度对其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其效应要比粮食主产区的大,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