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政府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行政成本问题越来越在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中突显。行政学界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支撑,建议用私营经济部门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政府,以提高行政效率,并在其前提下降低行政成本;政治学界在有限政府的主张下,批判行政成本过高;经济学界在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批判政府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在政府治道变革的冲击下,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在上世纪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的基础上谈到行政成本过高问题。中共十七大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公共支出制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用,防止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长过快,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诚然,政府在行使自己的职能过程中,必须占有并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较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非议的事实。这不仅与建设节约型政府相悖,而且与行政改革的理念不相容。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借鉴和汲取理论界的成果,在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对行政成本和节约型政府基本概念的界定,分析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降低我国行政成本的合理化措施。从理论层面上看,本文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拓展对行政成本的研究途径和视野。从现实层面上看,本文是立足于我国政府的现状,对我国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现阶段节约型政府的建设为背景,立足于我国政府的行政成本研究,通过以下四部分论述了降低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分析综述,对行政成本和节约型政府进行界定,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对行政成本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较高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行政预算机制不合理、行政监督机制不力、行政决策机制不健全和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第四部分针对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必须降低行政成本,给出了我国控制行政成本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