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的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对水氮互作的可塑性响应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氮因子互作、协同,对旱地节水农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研究藜麦在干旱胁迫和施氮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及其在干旱、瘠薄条件下的可塑性响应,以便将其推广种植,在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试验基地遮雨棚内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试验材料选用藜麦品种为“亿隆1号”,盆栽试验设水分亏缺和施氮水平2个因素,分别在藜麦的苗期、显序期、灌浆期进行水分亏缺以及施肥处理,各生育期内施氮设4个水平,灌水设3个水平。在每个生育期进行了藜麦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的累积等地上部指标,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等根系生长以及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与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研究,最后对藜麦不同时期受旱后的产量构成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条件下各生育期藜麦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明显下降,但根冠比、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明显升高,不同时期各指标对水分变化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可塑性。幼苗期,灌水对根系总表面积、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为最大;显序期,对株高、根系活力的影响为最大;灌浆期对茎粗、根系活力的可塑性最高。2.在一定施肥范围内,施肥后其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表现为藜麦在低肥环境下仍能生长,但是低肥最终会影响其产量;施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根冠比一直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保护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但是变化幅度不同,不同时期各指标对氮肥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可塑性。幼苗期,施氮对单株生物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为最大;显序期,对根重、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最大;灌浆期对根冠比、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可塑性最高,在灌浆期施肥对相同灌水条件下的电导率变化不显著。3.比较藜麦的三个发育期,幼苗期干旱对藜麦的产量影响最小,显序期干旱对藜麦的产量影响最大,均表现出适度干旱下施肥可以使干旱受害程度得到缓解。藜麦虽然为耐旱作物,但是在80%左右的正常灌水,氮肥用量控制在0.1-0.2 g/kg下种植是最适宜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经固相萃取水柱净化后气相色谱技术,实现测定养殖水产品中多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取可食部分样品经高速均匀、超声、-20℃冷冻过夜、提取、浓缩和Carb/NH2固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
期刊
随着MOOC教育理念席卷全球,国内许多知名大学纷纷将MOOC技术与传统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其中大学英语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把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获得了较为理想
针对频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建立起风险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依据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和数学推导,得出用于鉴别环境危害有无、表征环境危害强弱
<正> 郁金味辛苦性寒,入心肺肝经。有活血祛瘀,行气解郁之效。因其行气活血偏治中上焦之疾,故笔者用郁金治疗心血管疾病,每获良效。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淮海战役因其独特的战略战术、辉煌的战绩战史,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典范。它的胜利,为摧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选择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蓄水保水、防风固沙、防灾减灾以及农田防护等功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
本文根据空气通过洗脱液时即能被液体洗脱净化的原理,利用回流药液作洗脱液,聚丙烯材料压制成形,研制了一种与一次性输液器配套使用的空气净化器。并通过实验证实该输液用空气净
<正>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或运输过程中,为了应付不 确定需求而储备的资金或物品。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和其他辅助材料库存:根据存在的 作用又可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