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项由X光机发展而来高新技术,其获得的图像比X光机更清晰明了,有利于更好的诊断疾病。目前,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大量的疾病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实践中,在各省级、县级,甚至是社区医院都能看到CT的身影。随着中国基础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未来对CT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高压发生器作为CT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CT影像系统中电源供给的“心脏”。高压发生器为X射线管提供高压电源及外部控制系统到X射线管的驱动,其输出功率、响应速度、稳定性以及控制精度等性能直接影响了CT影像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而影响了CT系统输出图像的质量。图像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另外,从成本角度分析,高压发生器也占据了CT系统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如果能使高压发生器国产化、低成本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国产CT的国际竞争力。本课题通过分析CT系统高压发生器的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及各个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阐述了一套完整的高压发生器的设计理论。描述了高压发生器的组成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义;整理了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需求,给出了电路设计方法和程序流程图;重点分析了高压发生器内应用到的三种功率变化电路:全桥整流、半桥整流和倍压整流,分析了它们的拓扑结构,给出了它们的原理分析、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对如旋转阳极、母线控制等子功能部分也给出了设计方法。各个子功能模块按照系统框图连接在一起,以系统控制板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参数可设置、具有自动反馈矫正及自动输出调整的大功率X射线管供电系统。在现有的高压发生器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上,引入最新的电子集成电路技术和软件算法控制技术,来提高高压发生器的各项性能。高压发生器性能的提升,可以使X射线管发出足够高且精准稳定的射线量,为CT的后期软件图像处理及医师诊断打好坚实的硬件基础。新技术的引入简化了高压发生器的拓扑、减少了元器件用量,降低了高压发生器的生产工艺要求,降低了CT整机的成本,为CT设备的普及做出贡献,也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添加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