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类移动设备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巨大改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混合式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不断涌现。而新兴的学习资源微课,不仅能够支持学习者碎片化、混合式的移动学习,而且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降低认知负荷,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思维导图是对人类思维的形象模拟,是一种帮助学习者更清晰地理清知识之间关系的学习辅助工具,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微课教学中有助于知识的整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思维导图和微课研究现状的分析,以认知负荷理论、图式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具体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提高学习效果。本论文由下面六个部分组成:(1)文献调研。搜集和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思维导图和微课的相关文献,了解思维导图、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2)分析课程,构建思维导图。具体包括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分类并绘制《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的思维导图。(3)微课设计。以“路径应用”为例,首先分析“路径应用”部分的课程内容,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确定。(4)微课制作与发布。包括微课资源类型的确定和制作,如:PPT课件、课程思维导图、微视频和辅助资料,最后课程资源在精品课程平台上发布。(5)微课实施应用。开展为时一学期的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微课应用情况,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发现,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促进信息技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还能够引导学习者进行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学习,对提髙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