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成为了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前沿。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较为综合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对长江流域,还是长沙市自身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了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对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全面的价值量化,可以为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规划决策上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长沙市湿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科学、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分析了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首次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估算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和功能区划。研究表明:(1)经过调查统计和相关分析,长沙市湿地可以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及人工湿地等4个大类,同时还可进一步分为永久性河流、淡水湖泊、草木沼泽、水库(拦河坝、水电坝)、淡水养殖池塘、农用池塘(小型水池)、废水处理场所、城市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灌溉用沟渠等9小类。根据长沙市实际情况和参照有关理论分析得出长沙市湿地具有物质生产功能价值、旅游休闲功能价值、蓄供水功能价值、文化科研功能价值、气候调节功能价值、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降解污染物功能价值、调蓄洪水功能等8大功能。(2)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较大,为90.91亿元/a,相当于长沙市2010年GDP(4547亿元)的1.99%。长沙市湿地各项功能价值量大小关系为物质生产(47.13亿元/a)>蓄供水(21.78亿元/a)>降解污染物(10.86亿元/a)>旅游休闲(4.27亿元/a)>气候调节(2.61亿元/a)>调蓄洪水(2.23亿元/a)>文化教研(1.19亿元/a)>维护生物多样性(0.84亿元/a),其中物质生产功能价值最大,占总价值量的51.84%,其次为蓄供水,占总价值量的23.96%,而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最小,仅占总价值量的0.08%,说明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物质生产和蓄供水。这对提供物质生产功能的沼泽、人工湿地等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湿地蓄供水功能的维持和规范管理也不容忽视。(3)根据物种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适宜性和生存威胁等6项指标建立的指标体系评价了长沙市湿地生态质量,结果表明,长沙市湿地生态质量较差、湿地生态系统不稳定。(4)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对长沙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共分为5个功能区:湿地物质生产区、湿地蓄供水保护区、污染物降解示范区、生态旅游休闲区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区。根据同分区的生态功能提出相关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