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核糖保护的硫代鸟苷(TG)的结构性质与2-脱氧-3’,5’-二-氧-乙酰基尿苷的氢键行为。二是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溶胀法制备甲基硅倍半氧烷晶体(CH3SiO1.5)8,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对核糖保护的硫代鸟苷(TG)的结构性质作了系统的研究。为了探讨硫代鸟苷上的碱基与金属盐的相互作用,先将硫代鸟苷的糖环上三个活性羟基进行保护,得到核糖保护的硫代鸟苷(TG)。将TG分别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盐酸盐、各种铯盐作用,发现核糖保护的硫代鸟苷(TG)可以高选择性地识别铯离子(Cs+ ),且不同的阴离子对该选择性表现出不同的阴离子效应,其中F-的阴离子效应最为显著。用UV、FL、1H NMR(一维、二维)、133Cs NMR、13C NMR、19F NMR、MALDI-TOF-MS、ESI-MS及IR等分析手段对这些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表征。固体金属盐与TG在溶液里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它们本身的结构性质,而不在于金属盐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大小。研究中发现密封的TG溶液在自然光环境无外加氧化剂的条件下,可以生成TG二硫化物。该过程是不可逆反应,核磁共振(COSY与NOEZY)结果证明生成的TG二硫化合物与TG具有相同的构型。研究了TG与TG二硫化合物的光谱性质(UV及FL),并探讨了TG转化成TG二硫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对所制备的2-脱氧-3’,5’-二-氧-乙酰基尿苷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碱基间的氢键作用是分子紧密堆积的重要原因,偶极-偶极作用和范德华力有利于分子堆积;无碱基间的π-π堆积作用。另外,以耐热性好、硬度大的八聚甲基硅倍半氧烷晶体(CH3SiO1.5)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以聚合物分子为基质、以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制备(CH3SiO1.5)8晶体的新方法――溶胀水解法。采用SEM.、TEM、IR、ED、XRD、EA等方法对产物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