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是指出卖人负有交付标的物和使买受人获得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即应担保其转移的标的物应具有根据当事人的意思或依一般的社会交易观念,应当具有之价值、效用或品质,并且应担保其转移之权利存在且完整无缺,在出卖人违反此担保义务时对买受人应负的法定无过失责任。瑕疵担保责任分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前者是指出卖人对于其交付的标的物应担保其质量和效用符合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后者是指出卖人对于标的物应担保权利确实且第三人对此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可以说,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与一般违约责任制度有着巨大的关系。而人们对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争论也在于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可以将世界的立法模式分为并存主义与单一主义。并存主义立法模式主要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是指在债法体系中,于一般违约责任型态之外另行规定瑕疵担保义务之违反型态,对违反瑕疵担保义务规定特别的责任,给予特别的救济,一般违约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在债法体系中各自独立存在。单一主义的立法模式主要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是指在债法体系中,将瑕疵担保义务之违反型态归入一般违约责任型态之中,并不对瑕疵担保义务给予特别对待,而是统一适用违约责任体系来予以规制。在并存主义的立法模式下,虽然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以其独具特色的救济方式为买卖交易中的买受人提供了特别的救济,不过其与一般违约责任制度在适用范围上的重合,使得两者发生竞合。因而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就成了争论的焦点,也引发了法律适用上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对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消除二者之间的隔阂,将瑕疵担保责任融入一般违约责任体系。虽然单一主义的立法模式避免了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与一般违约责任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但两者的关系问题依然存在,作为传统买卖交易中一项特有的制度,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以其独具特色的救济体系为买受人特别是普通消费者提供特别的救济。在这一点上,单一主义立法稍逊于并存主义的立法。因此英美法系国家也力图改进之前统一的违约责任体系所确立的“一刀切”的原则,将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中合理的价值理念和特色规则引入一般违约责任制度中。关于我国立法上是否存在独立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在理论也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本文旨在对我国的瑕疵担保规定作出定位,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从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渊源入手,对两大法系关于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立法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并着重从该制度与一般违约责任制度的关系着手,来论证我合同法上并不存在独立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这也是世界的立法趋势;同时,以违约责任制度统合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吸收和贯彻该制度独特的法律价值和理念。即我国合同法应弃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之形式,而扬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之实质。
其他文献
大宗商品及其价格波动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而近几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引发了全球各界对于引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的争论。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中,“中国因素”对
近年来,国产手机出口猛增,中国在全球的手机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80%的手机是和中国制造有关。但巨大商机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手机出口业的发展。本文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开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元,2006年至今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轮2007和2008年深刻的牛熊交替,其中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非流通股东的解禁被认为是中国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快速、高效地发现市场机遇,是企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市场机遇发现的支持系统,来实现对机遇发现过程的支持,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快
素质模型研究,作为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的探索,在挖掘员工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文化传播、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承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又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纳米技术从开始到现在都在不断地为科研提供新的活力,目前人们也正在利用纳米技术来解决环境中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全国综合类大学遍地开花,但各个学校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模式上都各有侧重。东北师范大学在2000年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年来向社会输送了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私人汽车的逐渐增多,人们对室内和车内防盗监控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传统的监控设备一般价格昂贵、操作专业、用途单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更。
信用增级技术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产支持证券能否为市场所接受及接受程度。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证券化的过度滥用受到较多指责,发展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 1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