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林寿宁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挖掘其治疗慢性胃病的特色药对以及常用药对,对发挥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医院门诊病历系统为数据基础,根据病例纳入标准,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期间消化内科林寿宁教授门诊所有慢性胃病患者的病历信息,使用Access2017数据库软件制作适合于本研究的录入系统,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中医证型、中药处方采集,再按病案采集的数据逐项录入,对全部的录入信息进行处理,使信息成为可供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将门诊所得的方剂转变为可分析的数据,运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处理,运用SPSS22.0以及Spssclementin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共录入门诊病历445例,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263例,按诊断分类其中吐酸(胃食管反流病)11例,胃痛(慢性胃炎)263例,胃疡(消化性溃疡)146例,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2)录入门诊病例中共分证型5种,证型分别是湿郁脾胃证(160例,36%),寒热错杂证(210例,47.2%),脾胃虚弱证(61例,13.7%),肝胃不和证(7例,1.6%),气滞血瘀证(7例,1.6%)。(3)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得出林寿宁教授治疗慢性胃病各证型的特色药对共13对以及治疗慢性胃病的常用药对23对。结论:通过关联规则得出林寿宁教授临床所用特色及常用药对共36对药对,所得出的药对均与林教授学术思想相关,总体与林教授实际临床辨证论治基本吻合,所得药对符合林教授临床用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