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际交流的迅速增多,大量的外来生物物种因引进缺乏理性思考而产生入侵,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损害本土生物多样性。每年我国因外来物种入侵损失数以亿元,但我国尚没有针对性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外来物种入侵作为新兴的环境资源问题,国家需要在法律层面对于外来物种入侵进行防治。我国现有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有地方管理法规和侧面防控法律法规。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形势严峻,现有法律手段不能全国范围的调控。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能够落实中国环境建设相关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关乎到了社会稳定。基于此,文章从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相关防治理论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进行阐述,并提出立法构想。本文研究我国制定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法律制度、法律责任内容,除绪论外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外来物种概念和特征,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特点,并概述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次,总结我国现有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应对入侵危害,提出制定全国性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通过参考引进美国跨部门管理制度、加拿大国家战略防治立法、阿根廷公众教育制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严格检验检疫制度以及日本外来物种入侵划分制度。为我国引入先进的立法理念,更新我国传统防治法律思维。最后,根据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国情制定中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生态安全与发展社会经济并重,立法范围从传统以人的利益优先扩展到生态安全上来。防治法制定了防治结合、公众参与和协调合作等立法原则,同时制定外来物种入侵等级划分、环境风险预警、动植物检疫、引种申报科学审批、公众教育和入侵应急、入侵跟踪警示监测、入侵清除后生态修复的法律制度。为了保证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有效性,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制定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为了将我国外来物种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本文认为中国需要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全国性立法。
其他文献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本文简称法案)是乔治·沃克·布什政府上台后一次重大的教育政策改革,此法案建立在众多教育法案、法规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了一
在“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由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导致我国80%以上的农村居民失去了基本的医疗保障,随之带来
对于受教育权的研究来说,在宪法学、教育学、教育法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是丰富多彩的。但就目前我国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研究状况来看,是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之处的。因此,寻求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路径并加以完善十分迫切与必要。首先,文章从受教育权的基本内涵开始论述,在阐述了受教育权的概念与特性的基础上对受教育权的宪法属性进行界定,并且对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其次,文章对于我国目前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现
当今社会中,新闻自由与隐私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一个民主、文明的法治社会当中,对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了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闻自由与
我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林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潜藏着种类众多且优质的林产品地理标志开发与保护的巨大潜力。而我国由于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历史较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