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野下的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刍议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公民给予平等的关怀,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共同准则。消除对农民的种种歧视,切实保障农民的平等权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本文以宪政为视角,旨在探讨对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的农民平等权缺失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保障我国农民的平等权提出构想。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民与平等权予以界定,通过对平等权基本内涵的揭示和对平等权历史发展的考察,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对平等和平等权的经典释义、内涵解读以及平等权在宪法史中的演进过程,同时对我国现实状况下农民概念及其阶级属性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保障我国农民平等权对实现农村法治、保障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了农民平等权的现状,从市场交易、资源配置等经济领域和选举权等政治领域,以及劳动就业、受教育、社会保障、受尊重等社会生活领域着手,描述了我国农民平等权的缺失现状。  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影响农民平等权实现的原因,主要有宪政建设上的失误、平等理念的缺乏、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立法上的先天不足和国家政策的偏差等。在宪政建设方面,存在着宪法的忽略本土化、缺少违宪审查机制以及宪法价值取向偏差的失误;在思想观念方面,我国法律传统中存在着欠缺自由、平等精神以及深受法的统治阶级意志论的负面影响、对人权理论、平等权的片面理解等问题;另外,宪法与相关法律、相关政策、相关经济政治制度等都是侵害农民平等权的因素。  第四部分提出了保障农民平等权的途径与构想。在提升理念方面,建议加快法治建设,树立平等观念、增强农民世贸规则观念和培育农民维权意识等;在完善立法方面,建议补充、调整和修改宪法相关条文、将条件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以及修改相关法律规范;在制度重建方面,建议通过调整土地产权制度、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推进城市化等方式对我国农民的平等权予以保障。
其他文献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适用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以保护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劳动者权利等为主要内容。SA8000标准是以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几个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国家能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住房问题是各国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住房问题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此,我国政府一直在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制度:从单位公房制度到福利分房制度再到现在的
本文结合裁湾河大桥施工实例,对桥梁桩基施工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本文围绕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优化配置这一论题,运用语义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宪法和法律中有关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具体规定,以及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在现实运行中
现代建筑工程中由于上部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尚未形成时,支撑体系同时还要承担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的各种荷载,对于支模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混
本文对网络民意影响司法的经验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互联网信息沟通平台的日益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发表看法、传递信息的新平台,网络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