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跨文化交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群体的关系确认,同时也是一个语境式的问题。由于一个人从属于多个群体,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他/她会选择认同某一身份,也就是归属于某一群体成为他的主要指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日益频繁,而交际过程中,身份的构建和认同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认同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西方社会科学中有关身份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等观点,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为例,提出身份构建与跨文化交际的模式。自上世纪50年代,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进入西方社会科学以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和文化学都对该范畴展开了充分的研究。然而,受西方形式逻辑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某一个特别的身份的单一的分析,例如文化认同、性别认同、种族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等,并且多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静态二分维度为主要研究方法,而通过综合把握动态的、跨文化语境中的整体身份认同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整体、和谐、互补和动态等观点,并将其运用到身份和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奥巴马的多重文化身份以及他成功地当选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使得他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奥巴马如何在竞选美国总统中通过竞选口号、策略的选择和新媒体的运用来构建身份,并获得选民的认同。最后,作者提出了身份建构和跨文化交际的模式:1、个人的多个身份(identity)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随着跨文化语境的变化,非语境式身份会转化为语境式身份;随着语境趋向于稳定,语境身份会转化为非语境身份;3、身份构建同跨文化交际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和可协商的过程,身份的认同(identification)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4、成功而有效地身份构建和跨文化交际需要两种能力:创造性和敏感性。然而,该研究所提出的身份和跨文化交际的模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论构建则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以及党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高瞻远瞩的提出并实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方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是对马列主义建党理
犊牛腹泻是一种在畜牧养殖业中频发且危害范围大的疾病,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生素在治疗犊牛腹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实际是由“突发事件”和“网络舆论”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网络舆论的特点。它总是短期内爆发,又在短期内消散的,具有“诛连”效应、“沉默
微波检测技术是继超声波、激光、红外和射线等方法之后的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烟条密度微波检测装置作为微波检测技术在卷烟工业的实际应用,主要装备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现场直播是最能发挥、展现电视新闻魅力的新闻报道与播出方式。电视新闻传播将靠直播发挥它的最大效益,赢得最
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书籍设计的审美取向、书籍形态特征的分析,从历史与文化脉络入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近现代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轨迹,探讨掌握其脉络的应用与学术意义;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