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异病同治”规律与特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典型代表,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证,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异病同治”思想虽萌芽于《内经》时代,但正式确立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将不同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开创了“异病同治”的先河。此后的历代医家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丰富和拓展了方剂的使用范围。五苓散方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论中用于治疗蓄水证、霍乱等病证,诸多报道表明该方临床上还可以用于治疗秋季腹泻、更年期浮肿、内耳眩晕症、妊娠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尿潴留、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羊水过多、三叉神经痛、胸腔积液、小儿遗尿、高脂血证等病证,其类型涉及内、外、妇、儿、眼等临床各科,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异病同证”、“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和思想。本研究以五苓散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收集整理五苓散相关医案,建立数据库,统计了五苓散相关医案中的疾病种类、症状、舌象、脉象、证候要素以及配伍药物的出现频次和频率。结果表明:五苓散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的疾病(症)共125种,涉及消化科、泌尿科、皮肤科、呼吸科、神经科、耳鼻喉科、妇科、心血管病科、眼科、儿科、骨伤科、口腔科以及其他科疾病。所治疾病以腹泻病与水肿病为最多;症状以小便不利出现次数最多;常见舌象为舌质淡,苔薄白;脉以沉、弦、细为多。药物研究表明:五苓散治疗疾病中以原方5味药出现为多,加减用药中,以甘草出现最多,半夏和陈皮分别居第二、第三位。鉴于腹泻病和水肿病是五苓散最常用于治疗的两种疾病,故本研究进一步以腹泻病和水肿病相关医案为研究对象,探讨五苓散“异病同治”的规律和特点。通过研究发现:腹泻病和水肿病的主要证候要素都以湿为主,主要治则都为从脾论治,用药都以五苓散原方药物为最多,加减药物以车前子为最常见。其差异在于,水肿病中证候要素——水的出现频次也很高;从肺论治、从肾论治治则的出现频次也很高。腹泻病的主症为泄泻,次症为嗜睡;而水肿病的主症为全身水肿,次症为小便不利、腹胀与四肢沉重乏力。腹泻病中,原方药物以泽泻出现次数最多,桂枝出现次数最少,配伍药物以苍术、陈皮与神曲等药为主;水肿病中,泽泻和猪苓出现次数相同且最多,桂枝出现次数较多。腹泻病与水肿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要素——湿,因此选用相同的治则——从脾论治,选方都在五苓散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思想的原则性。具体用药时,腹泻病和水肿病虽然都以五苓散原方药物出现次数最多,但腹泻病中除泽泻外,着重运用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白术和茯苓,水肿病除泽泻外,着重运用具有利水通淋作用的猪苓,且桂枝出现频率也较腹泻病中为多,旨在通过桂枝的通阳化气作用,利水以消肿。配伍药物中,腹泻病配伍车前子、苍术和神曲等药,而水肿病则以配伍车前子为主,这都与疾病类型及其证候要素不尽相同有关。这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思想的灵活性。总之,“异病同治”的基本组方思想是相同的,但具体配伍用药有所差异。“异病”,必有其自身疾病的特点和不同的临床表现,疾病的主症、次症与证候要素也必然有所区别。因此,治疗时在总体治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疾病自身的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化裁。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氯丁橡胶型胶粘剂的粘合强度。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对胶粘剂粘合强度有较大影响,在研究范围内,温度在10~20℃时,粘合强度较高;当温度升高至30℃以上时,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对于商品来说,单纯靠其有用性来吸引顾客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本文将着重从情感设计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将情感化以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谐波的检测,采用了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实例中对比二者的不同特点,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应用到具体信号的分析中,经过MATLAB仿真,得
目的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方法。方法采用C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5∶24.5∶0.5),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
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现象总体的信息,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应首先对总体各单位按有关标志加以分层,然后再从各层中按随机原
病床是医院的基本装备单位及医院规模的计量单位。床位的利用情况,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当今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开始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微课作为一种有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在不同地域、行业间的流动速度加快,大批农民渐渐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到发达城市、地区务工,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民工潮”。劳务输出
提出一种产品需求分析建模的方法,它通过识别已有设计的功能需求模式来映射历史数据和抽取专家经验和知识,从而在新产品设计中根据功能需求模式,通过对以往产品设计的修改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