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蕴藏和记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纪录片作为一门声音和画面的视听艺术,不仅能用影视语言记录下我国几近失传的传统技艺,也用影像的形式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传播媒介。毕业作品《匠刻艺心》采用影像记录的形式,以东昌木版年画为拍摄对象,主要讲述了东昌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栾喜魁八十年如一日,坚守木版雕刻老手艺的故事。影片通过展现木版年画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的韵味,由浅入深传达出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从而引发观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本文基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试从“非遗”题材纪录片这一类型体系出发,结合自己的毕业作品《匠刻艺心》,探索研究民俗类“非遗纪录片”的创作流程及手法。具体来讲,首先从影片选题入手,梳理分析了民俗类非遗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从而总结出纪录片《匠刻艺心》的创作意义;其次是对纪录片《匠刻艺心》的创作分析,从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纪录片的创作进行学术性的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