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叶抗真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ese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取垂柳叶作为研究对象,对垂柳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同时进行抗真菌活性测试,得到垂柳叶中有抗真菌活性的单体成分;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考察垂柳叶中单体成分对真菌的抑菌及杀菌情况;对分离出的单体成分进行各月份(含落叶)含量考察。[方法]垂柳叶用8倍量、浓度为50%的乙醇通过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提取液浸膏依次用2倍量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各萃取3次;将得到的乙酸乙酯层与正丁醇层萃取液再经过大孔树脂用浓度分别为10%、30%、50%、70%、90%的乙醇根据极性进行洗脱;并测定各极性洗脱组分对真菌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抗真菌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经过硅胶反复柱层析以得到符合纯度要求的单体成分;对单体进行理化检识、高效液相纯度分析、H谱及C谱分析,以确定单体结构;通过琼脂扩散法和试管内药基法测定垂柳叶中所得单体成分对3种真菌的抑菌及杀菌情况,并测定其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成含量,进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结果合格后,对所分离出的单体成分通过制备标准曲线,测定峰面积,并计算含量。[结果]垂柳叶通过回流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后,经大孔树脂纯化,并对洗脱各组分进行抑菌试验,得到垂柳叶50%组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利用硅胶柱层析对50%组分进行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经过结构鉴定,分析得到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即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其余一种结构未鉴定出;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化合物1及二氢杨梅素对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0.25mg·ml-1;二氢杨梅素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16 m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0.031mg·ml-1。青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的结果表明:方法可行有效。对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在6月含量最高,达到3.35μg/g,槲皮素在9月含量最高,达到15.2μg/g。同时初步建立了垂柳叶中各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10月份垂柳叶即为落叶,其有效成分含量较少,可利用度不高。垂柳叶的抗真菌活性最有效月份为6月。
其他文献
以学校文化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2017年间收录的学校文化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学校文化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该文阐述了元认知以及元认知策略的基本定义,并且探讨了如何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英语培训听力教学之中。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正逐步成为卫星遥感、有人机遥感和地面遥感的有效补充手段,尤其是在应急测绘领域无人机遥感表现突出。尽管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实时性高等特点,但通常要
通过分析常规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保护原理以及抽能电抗器的特殊结构,发现并联电抗器常用的一些匝间短路故障保护不适用于抽能电抗器。对此,本文提出了新的改进措施,得
口语交际课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系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新课型。我校结合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四个教学环节探索口语交际课教学:
我国社会目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也是矛盾的多发期、凸显期。各种纠纷大量涌入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案矛盾,且日益加剧,文章就如何破解法院的人案矛盾
目的探讨膝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术后通过早期制动与早期康复介入对关节活动功能的比较研究。方法统计我院从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录的进行膝关节镜半月板成型或缝合手术患者10
目的探讨胃空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在经皮内镜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患者82例,并进行并发症护理。结果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症治疗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