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储备作为一国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从满足一国进口、支付债务和干预汇率的需要,扩展为满足一国进口、支付债务和干预汇率的需要、“保持信心”与创造财富。外汇储备功能的扩展客观上要求外汇储备的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目前,依据外汇储备具备的三项功能,对外汇储备进行分层次积极管理的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在外汇储备管理方式转变的同时,各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也逐渐由注重安全性、流动性转变为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重。这是外汇储备积极管理区别于传统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特征。本文首先以外汇储备由于功能转变所带来的外汇储备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积极管理转变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对传统外汇储备管理与外汇储备积极管理在目标、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随后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结构以及管理体制三方面所存在缺陷的分析,揭示出完善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在对国外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体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新加坡、挪威、韩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经验,并得出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启示;最后,根据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中得到的启示,得出了在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结构管理与外汇管理体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