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以“痫三针”为主要穴组针刺,配合针刺手法(导气同精、泻法、补法),对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即时影响。初步探索“痫三针”穴组对小儿癫痫的脑电的影响规律,为其对小儿癫痫的针刺治疗提供更多临床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儿科门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1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设立Ⅰ组为治疗组,选取双侧“靳三针疗法”中“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为主穴(运针手法:导气同精、泻法、补法,或留针);Ⅱ组为对照组,选用双侧“合谷、太冲”为主穴留针;于两者每次针刺前、针刺时、针刺后分别进行脑电图监测,记录其即时的脑电图图像变化,分析针刺对脑电图的即时影响研究结果:1.针刺后两组受试者脑电图检查中的“痫样放电”电压有所下降,治疗前后两组受试者的“痫样放电”电压自身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癫痫患儿的脑部异常放电均有疗效。治疗前后治疗组的“睡眠纺锤波”出现次数自身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稳定癫痫患儿睡眠结构,改善其睡眠质量方面具有疗效。2.治疗后受试者脑电图检查中的“痫样放电”电压差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痫样放电”电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减少受试者“痫样放电”出现次数方面组间比较,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减少受试者“痫样放电”出现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组穴与“合谷、太冲”组穴对改善癫痫患儿脑部异常放电---“痫样放电”方面均具有疗效。2.“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组穴在降低癫痫患儿脑部异常放电---“痫样放电”电压方面优于“合谷、太冲”组穴,同时具有增加“睡眠纺锤波”,较好稳定睡眠结构,改善患儿睡眠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