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脂肪沉积关键基因的初步筛选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是我国主要肉用家畜。过去,育种上过分强调猪的瘦肉率,以及外来瘦肉型(或肉用型)品种的引入,造成目前肉用家畜肉质下降。脂肪沉积与肉用家畜的肉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脂肪沉积速度和分布影响胴体瘦肉率和肉质。所以,保持肉用家畜肌肉较快生长速度的同时,降低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的沉积量,增加肌间脂肪沉积量,是提高瘦肉率和肉质的关键,也是肉用家畜育种改良的追求目标。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脂肪细胞的发育学过程受一些关键基因调控。本研究根据品种间脂肪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肉质评价标准,收集150日龄的中国地方品种太湖猪和国外引进品种长白猪,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不同品种间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确定调控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为肉用家畜肉质性状转基因育种提供充足的基因来源;缩小我国同国外畜牧业发展水平差距;提升我国肉用家畜育种竞争力;为高效优质的肉用家畜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Solexa测序得到不同猪种的各脂肪组织的总Ta(g碱基序列)数均接近600万个。通过比对分析,得出太湖猪皮下脂肪与长白猪皮下脂肪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961个:上调基因1279个,下调基因682个;其中基因差异表达量上调10倍以上的基因6个,基因差异表达量下调10倍以上的基因4个;766个差异基因在GO(Gene Ontology)分析中得到注释,并有15个基因在PPAR(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中得到注释。在太湖猪肌间脂肪与长白猪肌间脂肪中差异表达基因有1219个:上调基因563个,下调基因656个;其中基因差异表达量上调10倍以上的基因为4个,基因差异表达量下调10倍以上的基因为8个;490个差异基因在GO分析中得到注释,在PPAR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2个。通过上述结果,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一些新的猪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共4个。其中在皮下脂肪中,与脂肪沉积相关基因3个,分别为ACADL、ALDH2、ACADM;肌间脂肪中与脂肪沉积相关的基因为RXRG。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教学应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教学前,利用生活化例子导入新课,让学生喜爱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化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课堂教学后,利用生活化例子进行练习,使学生应用数学。  关键词 数学信息 课堂教学 生活化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