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其税前利润的四分之一将以所得税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给国家或各级政府,因此,税负的现金支出成为企业或股东的一项重要成本开支。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往往会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规避所得税的支付,即避税。所谓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为,通过财务安排或税收筹划,来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避税在对企业的现金流、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且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路径。随着企业避税现象的增多,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企业避税的因素;(2)企业避税行为的度量及其评估;(3)企业避税的经济后果。然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在避税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上探讨较少,且大多以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没有对企业进行具体分类。为此本文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避税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区分产权性质作分类研究。本研究通过手工收集的方式,选取出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年报中有所披露的360家非金融类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避税能够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且这一负向关系在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以往有关企业避税的研究大都以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没有区分企业类型作分类研究,本文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融资约束这一宏观背景,研究其避税行为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这丰富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也拓展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视角;(2)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者对其避税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据此,本文依据最终控制人的不同,将高新技术企业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并分别作了探讨,从而有助于全面认识高新技术企业避税行为的经济影响,也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3)避税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避税动机,也为其在制定税收政策以及进行税收监管时提供相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