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棉铃虫连年大面积暴发成灾,给棉花、玉米、豆类、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等造成严重损失,其中尤以棉花遭受的损失为最大。为了寻找新的虫情预测预报方法,节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和重视,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适应情况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在新教师群体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岗位的教师又占据着相当的比例。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近年来国家对于班主任工作也相当重视。由于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班主任的现实情况,激起笔者对本课题的浓烈研究兴趣,期望借此能够对班主任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国内关于新教师适应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佛山市高明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旧村庄改造中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其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文化创意时代环境下,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此双重
目的:探究利用全血浆层析工艺中间产物作为一种新的人C1酯酶抑制剂(C1esterase inhibitor,C1-INH)提取原料的方法;对现有从人血浆中提取具有活性C1-INH的层析方法进行优化,提升
弄虚作假,侵吞国资,高盛造势……?中小板天价发行第一股海普瑞,是大阴谋套小阴谋的赝品,还是被畸形发行制度透支了未来价值的潜力股?"被"加冕"首富"桂冠的李锂,打破上市以来5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高校场域不断加强文化育人工作,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育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对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进行了指导和规范,文化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之一。当高校文化育人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已经确证时,关键的问题便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这就需要
<正> 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法规之一。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法案组成的法律体系。从最早诞生于1890年的《谢尔曼法》至今,美国反垄断法已走过100多年的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ernship,简称PPP)。这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