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亟待缓解和解决,而盐碱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磷含量较低,因此盐碱胁迫和磷匮乏共同作用于植物,使植物受到两者的协同胁迫。本实验以中苜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 Zhongmu No.1)幼苗和陇东紫花苜蓿(M. sative Longdong)幼苗为研究对象,在温室控温条件下,通过沙培方法,将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四种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实验室模拟出5种盐浓度、4种pH梯度,共20种胁迫条件,研究在正常供磷条件下,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光合作用、磷吸收的影响,期望对于揭示中苜一号较强的耐盐碱性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7天盐碱胁迫,中苜一号对照组pH、pHa、pHb条件下随着盐浓度增大其溶液pH均升高,pHc、pHd条件下随着盐浓度增大其溶液pH均降低;陇东苜蓿对照组与各处理组7天后溶液pH均降低,中苜一号较陇东苜蓿嗜碱性环境。150mM盐浓度、10.59的高pH值下中苜一号植株1/3以上能存活,陇东苜蓿虽存活率较高,但75mM盐浓度开始植株叶片就出现失绿现象,中苜一号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2 pHc、pHd条件下随着盐浓度升高两个苜蓿品种的株高和根长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盐碱胁迫下中苜一号的干重均有增加,在盐浓度较高、碱性较强时增加幅度下降;陇东苜蓿在高盐碱条件下干重低于对照。随着盐浓度升高,中苜一号地上部干重的减少幅度较根系干重的变化幅度大,根冠比呈下降趋势。150mM盐浓度,pHc、pHd条件下陇东苜蓿根系干重变化较小,地上部干重显著降低,根冠比变大。3随着盐浓度升高中苜一号Pn升高、Ci降低、Tr降低、Gs降低,通过控制气孔开闭,有效地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盐浓度较高时,即75mM以上,其WUE是对照组的2.7-4.3倍。在100mM盐浓度、四种pH下(pHa、pHb、pHc、pHd),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29.7%、151.5%、100.0%、125.6%,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对应下降了26.2%、22.0%、20.7%、46.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对照组水分利用效率的3.2倍、3.4倍、2.7倍、4.3倍。陇东苜蓿Tr升高,提高了水分的运输能力,但由于水分散失较快,因此使其水分利用效率较差,盐碱胁迫下陇东苜蓿的叶水势比中苜一号低1.4-16.4倍,利于其吸水。4中苜一号磷含量整体高于陇东苜蓿,但两个苜蓿品种整株磷含量均随盐碱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pH相对较低时(pHa-pHb)其根系磷吸收量较高,与对照相比相对量接近或高于100%,最高可达126.7%,但是其磷含量并不高,与对照相比相对量只有90%左右,此时其根系生物量是增加的,故此条件下其根中磷含量较低是稀释效应的结果;而陇东苜蓿根系磷吸收的能力下降。中苜一号的磷含量分布具有根>叶>茎的特点,陇东苜蓿的磷含量分布特点是根>茎>叶。中苜一号的磷素代谢效率高于陇东苜蓿。5盐胁迫与碱胁迫的共同作用具有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