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持能源、经济与环境(3E)三方面的协调共进,方能保证一国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经济规模迅速扩张,至目前经济与人口总量都已位列全国三甲。而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长期以来,山东省沿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速、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使得山东省能源局势持续紧张,环境状况持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目前,本省的经济发展已进入瓶颈期,与此相伴随,能源、特别是环境的硬约束也已达到可承受的边界。如何解决当前能源、经济和环境所面临的困境,具有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对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的结论为:(1)分总量、结构和效率三方面,构建了山东省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阐释了耦合协调理论和本研究的建模思路。(2)对山东省2001—2014年能源、经济和环境各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描述。结果显示,山东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虽有下降,但比例仍然很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太低。同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正逐步调整改善,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3)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了不同阶段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在研究期内波动程度最大,问题最为突出;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波动较小,且二者的综合发展指数保持了提高态势。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对比上看,山东省环境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最佳,经济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次之,能源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最差。(4)构建系统耦合模型,实证测算了三类二元系统和一类三元系统耦合度,分析了各系统耦合变化的综合原因及二元系统耦合与三元系统耦合之间的关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几类系统耦合均表现出正向增高趋势,且最终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级协调发展水平。预计未来随着山东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之对环境的投入不断增加,能源、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会继续得到持续提高。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当今社会,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提高,我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不断在财政上给予更多支持。随着财政科技支出规模的提高,科技获得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促进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合理性,提高科技支出效率,加强科技支出对其他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缩小科技支出的区域差异,成为目前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重点。在当前供给侧改
实际有效汇率作为衡量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货币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人民币在国际市
在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冲击下,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险值方法在金融行业的成功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发展。由于资产结构的不同,在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