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持能源、经济与环境(3E)三方面的协调共进,方能保证一国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经济规模迅速扩张,至目前经济与人口总量都已位列全国三甲。而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长期以来,山东省沿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速、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使得山东省能源局势持续紧张,环境状况持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目前,本省的经济发展已进入瓶颈期,与此相伴随,能源、特别是环境的硬约束也已达到可承受的边界。如何解决当前能源、经济和环境所面临的困境,具有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对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的结论为:(1)分总量、结构和效率三方面,构建了山东省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阐释了耦合协调理论和本研究的建模思路。(2)对山东省2001—2014年能源、经济和环境各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描述。结果显示,山东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虽有下降,但比例仍然很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太低。同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正逐步调整改善,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3)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了不同阶段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在研究期内波动程度最大,问题最为突出;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波动较小,且二者的综合发展指数保持了提高态势。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对比上看,山东省环境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最佳,经济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次之,能源系统总体发展程度最差。(4)构建系统耦合模型,实证测算了三类二元系统和一类三元系统耦合度,分析了各系统耦合变化的综合原因及二元系统耦合与三元系统耦合之间的关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几类系统耦合均表现出正向增高趋势,且最终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级协调发展水平。预计未来随着山东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之对环境的投入不断增加,能源、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会继续得到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