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选择部分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胃部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对药物中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以探索基于中成药元素含量对药物分类的参考方法,目的是在已有的中药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中成药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含量与药物功效和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三十种中成药样品,取出烘干水分制成粉末,称取干态试样0.2-0.3g置于消化罐中,同时做一份试剂空白,加5mL硝酸,静置1h,加入2mLH2O2,盖上密封盖,放入微波消解仪消解,将消解完全的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选取其中23种元素作为中成药分类的变量,绘制元素含量图谱,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主要从元素和样本两个方面说明:从元素角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元素在因子空间分布图上大约可以分为两群,其中一群以微量元素为主;半微量元素位于两群之间;另一群以常量元素为主;有害元素多围绕在元素群四周,与群中心点的距离相对较远。利用这种方法构建三大类中成药元素含量图谱显示药物中均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Na/Mg/K/Ca以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Mn/Co/Ni/Mo等;从样品角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大类中成药元素分类与传统中成药理论的药物分类的结果基本契合,也为一些没有分类的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并提示从元素角度可能寻求一种新的中成药分类方法。对有害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的检测结果表明三十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中Pb/Cd/Hg/As四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大部分符合绿色药用植物进口标准草案和东南亚进口中成药标准,与九五攻关“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推荐标准草案和法国进口中药饮片标准等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FDA药品与功能性食品标准则存在较大差距。由三种放射性元素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三十种中成药中的U、Th、Tl含量远远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中毒剂量。结论:不同种样品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特征,因此构建元素含量图谱有益于中成药药物研究。某些人体所需常量及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与药物疗效及药物分类具有相关性。聚类分析的结果为以微量元素含量作为中成药特征对药物进行分类及疗效分析提供了参考数据,三大类中成药药物聚成的小类与传统中医理论对一些药物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说明利用中成药所含元素构建这一种类药物的元素含量图谱,既而根据元素含量特征对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研究中成药药物间鉴别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