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小学教育对于小学生道德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阵地;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质的主要途径。作为当前小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类型之一,班级活动因其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而深受广大小学生欢迎。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班级活动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开展班级活动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开展班级活动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和基本原则。主要从培养学生诚信刚正的美德、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美德、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等分析了开展班级活动的理论依据,并指出了开展班级活动的实践意义;从班级活动的各种特性阐述班级活动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烟洲小学班级活动中道德教育的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从班级活动形式、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德育现状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生在活动开展的形式、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道德状况等三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在小学阶段的班级活动中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第四部分针对学生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精心设计、扎实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第五部分是在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评价学校班级活动中道德教育的效果。第六部分是改进烟洲小学班级活动道德教育的对策。主要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探索活动中道德教育的新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