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文艺思想探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新左派之父”。他一生著述丰富,其著作涉及文化、艺术、哲学以及政治等多个领域,其中对艺术的执着思考是贯穿马尔库塞思想发展始终的,在马尔库塞晚年,艺术与美学构成了马尔库塞思想的全部。马尔库塞的艺术思想立足于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以辩证法和否定哲学为其哲学基础,对发达工业社会和技术理性的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艺术思想的现实基础。同时,马尔库塞积极借鉴海德格尔及其存在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理念来进行自己的文艺理论建构。艺术,作为现实的形式,是马尔库塞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判断。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并不是指艺术对现实生活的美化,也不是指那些精美的商品包装,它代表的是一个与现实经验世界完全疏隔的世界,艺术的政治潜能就在于艺术和现实经验世界的冲突之中。虽然马尔库塞文艺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但是它依然是一种过去历史语境下的理论产物,过分强调人的本能与感性而忽视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这是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的局限性所在。在后现代主义理论蔓延的今天,处理好马尔库塞文艺思想与当代文艺理论之间的关系,做好对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开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包括引言及结语共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马尔库塞艺术思想做一简单概括,并梳理马尔库塞艺术思想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马尔库塞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背景。发达工业社会下,政治以及文化等领域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现代统治利用技术手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本能需求,新的操作原则把人变成了单维度的人。科学技术的中立性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变成了技术理性,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存在,人被工具化。在理论背景中从海德格尔到马克思再到弗洛伊德,马尔库塞关注点焦点始终停留在人的现实境遇上,对人的生存的关注,是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的特征之一。第二章首先考察了艺术现实化的意义,指出艺术,作为现实的形式不是对现实世界进行美化,而是意味着要建立起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其次,对马尔库塞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审美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厘定了“审美形式”的理论地位,确定了“审美形式””的理论内涵。第三,以“审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阐释指出艺术否定现实,并超越现实。第三章以艺术与革命的关系为入口,分析指出艺术在改造现实中的政治潜能和革命功能就在于唤醒那些被压抑的本能,借此建立一个“第二层次的历史”,也就是审美乌托邦。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的局限性所在并指出今后马尔库塞研究的大致方向。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色彩、现象,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过程,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展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也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活动前,我们首
期刊
20世纪40-50年代中国现代历史上这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以阶级作为基本标准,通过土地的重新分配,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彻底的结构重组,解构了农村旧有的权力体系,重构了农村的生产关
对汉语第二语言教材词汇的研究,历来大多是从词形、词量、分布、重现等外在特征来进行的。本文的研究视角深入词汇的内部语义,关注教材词义类聚的特征,尝试从义类划分的角度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