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其编制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源头上预防或减缓规划实施以后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时至今日,中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多是围绕建设项目、区域开发活动进行的,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国内程度很低。那么如何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协调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的关系,实现藕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试图在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历程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并就关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实例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介绍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含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及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历程。(2)阐述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3)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内涵与原则。(4)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程序和内容。(5)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主要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研究方法,着重论述了空间格局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旨在为空间格局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较明晰的思路。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减轻土地利用规划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可以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使之成为真正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规划。
其他文献
黄瓜连作普遍,生产上因连作而引起的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问题十分严重,自毒作用是造成黄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自毒胁迫下腐殖酸的作用及其机理迄今未见报道。本文从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典型的黄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合微区试验,与盆栽试验进行对照。通过试验及
硝化作用是自然界中连接氧化态和还原态无机氮库的唯一过程,在维持全球氮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土壤中发生的硝化过程是对p H高度敏感的典型生物学过程。起初,酸性土壤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