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足球活动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组织,旨在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快乐运动中强身健体,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拼搏精神,促进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中国足球的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自2009年启动以来,各中小学校的足球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其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全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围绕延边地区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对延边地区中小学校的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足球教练员队伍情况,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着重分析了当前制约延边地区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家庭环境方面: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超过了一半,母亲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明显高于父亲;有一半的家长对足球运动持“不喜欢”态度;对子女参加足球运动方面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购买服装和足球及相关装备方面。(2)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对校园足球的支持程度比较高;开展足球运动方面的困难主要包括足球开展经费不足、场地及训练设施匮乏、缺乏优秀的教练员等;足球运动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开设足球专修课程的学校的比例很少;足球竞赛相对较少。(3)教练员队伍方面: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论文)偏低,相当一部分的教练员对本职工作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4)学生个人方面:学生每周进行足球运动的频率和每次的活动持续时问已达标准;参加动机为增强体质、调节心理情绪,希望将来从事与足球相关职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学生主要通过电视广播获取足球信息,从教师和同学朋友获取的相对较少:学生大多是在他人影响下报名参加足球比赛,主动报名的比例相对较少(5)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①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坚强后盾;②与时俱进的中小学校管理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指向标;③高质量的教练员队伍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领路人;④学生完备的自我认知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