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GGE的多中心集合平均预报理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提高业务数值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集合预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数值预报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重要部分。而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则是衡量和评价集合预报系统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对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从理论角度回答了有关集合平均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基于TIGGE的单中心和多中心集合预报系统分别进行实验分析。  理论研究表明,等权集合平均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当无法根据以往的表现断定各成员的相对优劣时,它不仅能够避免选用最差的成员,而且一定优于所有单个成员的平均水平。集合平均并非总是优于它的所有成员。只有当各成员的预报技巧差距不大、成员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误差正相关时,集合平均才能优于它的所有成员,取得最佳的预报效果。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不仅取决于单个成员的预报技巧,而且更主要地取决于各成员误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集合成员数的增加,在新成员的预报技巧与原有成员基本相当、新成员相互之间及其与原有的集合平均之间的误差相关性与原有集合成员相互之间的误差相关性基本相当的前提下,集合平均的均方误差下降并最终达到饱和。对于给定的饱和度,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达到饱和所需要的成员个数,取决于集合成员均方误差的平均与集合成员相互之间的误差协方差的平均之间的比值。  盲目地增加新成员不能起到改进集合平均的作用。新成员自身的预报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成员互相之间、及其与原有集合平均之间的误差相关性。  将等权集合平均理论推广到一般的非等权集合平均。结果表明,对于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权重平均,当集合成员无偏、独立时,总存在具有物理意义的最优权重集合平均,使之既优于最好的单个成员,也优于等权平均。  预报的均方误差可以分解为预报误差的方差和系统误差的平方两个部分之和。本质上,集合平均的目的是为了减小预报误差的方差,而偏差订正则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预报效果。通过将训练期设为预报期,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带有偏差订正的最优权重集合平均,即可得出带有偏差订正的非等权集合平均的均方误差的下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合平均的可预报性。  将上述理论应用到T213集合预报系统,15个成员的等权集合平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控制预报,特别是在中期预报中集合平均的优势更为明显。对于T213集合预报系统,15个成员已基本实现95%的饱和度,意味着在不改变控制预报水平和扰动成员生成方式的前提下,即使再增加新成员,集合平均的均方误差最多只可能再降低5%。  对于T213集合预报系统,等权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已接近恒权集合平均的理论极限。同时,尽管在中期预报阶段,变权集合平均有可能取得比等权平均更高的技巧,但由于各成员预报技巧的相对排名极不稳定,变权集合平均在业务应用中仍存在较大困难,也难以取得更高的预报技巧。因此,对于T213集合预报系统,等权平均仍是集合预报的合理选择。权重的改进意义不大,只有控制预报本身的改进、以及扰动成员生成方式的改进,才是进一步改进T213集合平均的关键。  对于基于TIGGE的多中心控制预报集合,结果表明,对于风、温、压、湿等气象要素,ECMWF和NCEP各有优势,而CMA的预报技巧则明显落后于其它两个中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三个中心的等权集合平均优于其最好的单中心。在湿度场的预报和其它要素场的中期预报中,三个中心彼此之间的误差相关性较弱,因此集合平均的优势更为突出。  尽管CMA的预报技巧明显落后于ECMWF和NCEP,但对于湿度场预报和其它要素场的8-10天预报,三个中心的平均明显优于ECMWF和NCEP两个中心的平均,说明CMA或其它预报技巧较低的成员的加入对于有效改进TIGGE多中心集合平均仍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改进的来源,则在于多中心成员之间较低的误差相关性。  等权集合平均是基于TIGGE的多中心集合平均的合理方法。三个中心的等权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已接近带有偏差订正的变权最优权重集合平均的理论极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