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路的高水平发展是城乡生产生活、要素流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四好农村路发展是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公路的评价研究大多局限于具体项目、局部环节,未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作出系统、完整、合理评价。因此,构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极为迫切。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状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旨在建立一套全面适用于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各地区特色提出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各发展水平地区未来四好农村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方向。首先,本文界定了农村公路的内涵,并对四好农村路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参与者、车辆组成、道路、环境和交通流五大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的交通特性,并根据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的四大特点阐述了我国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和新时期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本文依据相关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在基于“价值(Values)-目标(Objectives)-指标(Criteria)”的逻辑理论基础和四好农村路发展制约因素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出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初选体系,后引入因子分析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结合各指标数据的质量,确立了一套较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其次,将标杆管理理论引入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中,结合我国农村公路的特点,探索提出了基于TOPSIS-RSR-GA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出了区域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合理分级、分档的数学方法,并用Python语言编制了相应计算机程序,后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四好农村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紧扣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研究的落脚点,从不断提升各区域农村公路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在四好农村路提升发展方案制定的原则基础上,引入基于正交试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各发展水平区域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各区域未来一段时期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提升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并论述四好农村路的具体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