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中职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让广大中职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完成国家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培训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从而使大多数中职教师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网络课程(教育资源)的设计者、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研究型教师和学习型教师、实现自我科研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对浙江省雁荡山旅游学校教师展开现状调查,发现中职教师在信息素养、新课程改革、科研能力等方面,与实际需求差距明显。深入研究发现,中职教师普遍认为,造成这些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现有教师培训的途径、方式和内容等,均不适应在职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阻碍了中职教师个人在教学改革、科研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论文提出,在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实行中职教师研训一体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性问题。并以理论基础、保障体系、信息化平台和培训方式为支撑,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教师研训一体化模型,对模型的核心——信息化平台和培训方式作了详细的阐述。
为验证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教师研训一体化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浙江省雁荡山旅游学校开展实证研究,通过该校研训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校本培训机制和保障体系,对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科研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培训。结果显示:中职教师通过研训一体化模式的培训,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高、科研能力得到加强,改变不适应形式发展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对新课程培训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显著。